-
-
產品中心主營產品有:(CR、NEOPRENE)、SBR、SCR、EPDM、NBR、NR、TPE、CR+EPDM、SBR+EPDM、低鹵EPDM、低鹵CR、低鹵EVA、PU、硅膠等橡膠高分子開孔及閉孔特種發(fā)泡材料產品。
-
-
-
-
人才招聘
-
新聞資訊
News Center
28
2018
-
09
中國汽車領域VOCs政策和法規(guī)一覽
作者:
車內VOCs主要來源于汽車內地毯、儀表板塑料件、車頂氈、座椅以及其他裝飾用膠水。汽車使用的塑料、橡膠部件、織物、油漆材料、保溫材料、粘合劑等材料中含有有機溶劑、添加劑以及助劑等釋放到車內,也會造成汽車內部VOCs值增加。由于其車內空間較小、密封性好,因此汽車內超標VOCs對人體的影響要比房間內超標VOCs對人體的危害程度更大。
下表即車內產生VOCs主要來源以及含量表。
汽車車內VCO情況一覽 |
|||||
車內VOC來源 |
甲醛 |
苯 |
甲苯 |
二甲苯 |
TVOC |
橡膠類 |
Low |
Low |
High |
Low |
Medium |
紡織類 |
High |
Low |
High |
Low |
Medium |
地毯革 |
Medium |
Low |
High |
Low |
Medium |
粘合劑 |
High |
Low |
High |
Medium |
High |
密封膠 |
Low |
Low |
High |
Low |
Medium |
塑料件 |
Low |
Low |
High |
Low |
Medium |
發(fā)泡件 |
Low |
Low |
High |
Low |
Low |
薄膜 |
Low |
Low |
High |
Low |
Low |
皮革 |
High |
Low |
High |
Low |
Low |
中國最早是在2003年開始關注汽車內VOCs含量對人體的影響,隨后2008年國家環(huán)保部于2008年3月實施了HJ/T400-2007的整車測試方法標準。在2011年國家環(huán)保部與國家質檢總局又聯(lián)合發(fā)布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GB/T27630-2011,此指南對整車VOCs檢測值進行了限定,限定值如下表所示:
國家環(huán)境保護總局于2007年12月7日發(fā)布了HJ/T400-2007《車內揮發(fā)性有機物和醛酮類物質采樣測定方法》,2008年3月1日實施,2008年3月29日制訂限值標準組啟動。國內主機廠奇瑞、吉利、長城等企業(yè)已經全面啟動車內污染空氣的調查。目前大多企業(yè)都在進行整車環(huán)境艙采樣以及對材料零部件VOCs開始管控。
國家環(huán)保部和質檢總局組織于2010年發(fā)布實施了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GB/T27630-2011,該指南是一個推薦性標準,不具備車內空氣質量控制的強制力。
2016年,中國《乘用車內空氣質量評價指南》強制標準征求意見稿發(fā)布,為新一年我國汽車行業(yè)綠色發(fā)展提出了挑戰(zhàn)和機遇。據悉,該征求意見稿通過以后,將于2017年1月1日實施。該指南明確要求:從2017年1月1日起,所有新定型的銷售車輛必須符合該標準的要求;而對于此前已經定型的車輛,則自2018年7月1日起開始嚴格執(zhí)行。
新標準意見稿中,苯、甲苯等有害物質的限值進一步收緊了。
車內空集中有機物濃度要求新標準(mg/m3)
此外,強制性標準中增加了信息公開和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查的要求。要求標準實施以后,汽車制造企業(yè)或者授權代理商應向環(huán)境保護主管部門上報備案,并按規(guī)定公開擬批量生產車型的車內空氣質量信息,備案并公開的信息包括樣車車內空氣質量測量結果,主要內飾零部件配置等相關信息。汽車制造企業(yè)應保證批量生產車輛的內飾零部件與備案信息一致,否則判定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查不合格。主管部門可以隨機在生產線上抽取批量生產的汽車進行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查,如果抽取的樣車檢測合格,則判定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測合格;如果檢測發(fā)現(xiàn)8項指標中任何一種污染物超標,則判定不合格。
同時,確定了汽車檢測車內空氣質量的時限。由于車內空氣中的污染濃度值與車輛下線時間有相關性,新標準修訂稿中增加了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查下線時間的規(guī)定,要求受檢車輛為新下線后28天±5天以內,同時提出下線時間超過33天的車輛更應該滿足本標準規(guī)定的限值要求。主管部門在組織實施環(huán)保一致性檢查實驗時,可以不受上述時間上限規(guī)定的限制。
另外,車內空氣質量凈化系統(tǒng)有配置要求。目前車內空氣凈化器和凈化治理材料在不斷發(fā)展,成為一些汽車企業(yè)解決車內空氣質量問題的研究方向。強制性標準征求意見稿提出,在車輛接受車內空氣質量檢驗前,不得進行影響車內空氣質量的任何人為改造,除非這些改造措施是制造廠必須的生產過程,或者運輸過程的一部分。征求意見稿特別提出,受檢車內不得臨時安放影響檢測結果的吸附或凈化裝置,除非這些裝置是按照制造廠的制造要求所必須配置的裝置。
新標準的實施有3個時間段。一是車內空氣質量的備案和信息公開時間為標準發(fā)布之日起,即可依據本標準進行有關車內空氣質量的備案和信息公開。二是自2017年1月1日起,所有新定型銷售車輛必須滿足本標準要求。三是本標準發(fā)布前已經定型車輛,自2018年7月1日起實施本標準要求。四是對按本標準獲得批準生產的乘用車,其生產一致性檢查自批準之日起執(zhí)行。
目前我國汽車工業(yè)處于快速發(fā)展時期,車內空氣質量強制性標準征求意見稿向汽車行業(yè)和全社會征求意見,是一次進一步提高全社會車內空氣質量保護意識的機會,為我國和國際汽車產業(yè)綠色發(fā)展和技術進步提出了挑戰(zhàn),為安全環(huán)保的汽車內飾材料和零部件發(fā)展創(chuàng)造了機遇,也為車內環(huán)境污染凈化治理行業(yè)發(fā)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。
相關新聞

關注公眾號

關注視頻號